一株悬崖边的翠竹

日期:2021-11-12 15:30:41  来源: 明月山旅游网  属于:诗歌散文

  在江西温汤小住,慕其山水之佳,于是免不了爬爬山,泡泡水,与自然亲近一番。

  七月的一天,早饭后,与妻、大姨去游水口水库景区。出温汤镇,曲折南行,约两里,进入山里。沿盘山公路上行,路边植被甚好,绿意葱茏,空气润润的,甜甜的,似进入了大氧吧。平时身处雾霾横行之地,此刻便贪婪地呼吸起来,只觉得两个鼻孔不够使,只有嘴巴来帮忙,它刚微微张开,无数的氧离子推着涌着扑向胸腔,涤荡五脏六腑,清新各个部件。这时候,你才真正领会什么叫沁人心脾。路上时闻鸟儿唧唧,溪水潺潺,如有音乐相伴。想起了昔时国学大师俞樾游杭州九溪十八涧的美妙诗句“重重叠叠山,曲曲环环路。咚咚叮叮泉,高高下下树”,若移来形容此处景色,倒也熨帖。

 

 

  八点过后,太阳高悬东方,阳光射过来,身上的汗珠就渗出来了。我们虽有伞遮阳,但在没有树荫的路段,薄薄的布伞挡不住热辣辣的阳光的威力。看旁边草木,似也懒洋洋的没有了刚才的神采。好在峰回路转,阴凉随即降临,妻说“歇会儿”,正中大家心怀。刚一坐下,我的目光触上了路边的一株翠竹,一下子拉直了,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。这翠竹似特别高,特别有精神,似一杆绿得发亮的长矛,潇洒地高昂着头刺向苍穹,在阳光的照耀下,分外夺目。它站在悬崖边上,俯首,可洞悉下面万物,而不与其同伍,免去了多少喧嚣、多少烦恼、多少纷争;抬头,可与朗朗天宇相接,与清风白云交流,与日月星辰对话,更好地领会公正的上天的意志。看其色彩,绿得鲜艳,绿得丰富:由下而上,依次是墨绿、草绿、浅绿、嫩绿;而其顶端,有阳光爱抚,绿得金光闪闪。其叶子的长势也有变化:下半截的叶子多微微下垂,似不忘脚下土地的恩情;上半截的叶子则努力向上,面向蓝天,大概一方面表达敬意,另一方面有利于吸取玉露甘霖吧。整株翠竹生机勃勃,个性鲜明,既亭亭笔立,风姿绰约,又柔中有刚, 刚中带韧,遒劲挺拔,风骨铮铮。

  我正看得入神,妻走了过来:“又在发呆了,看什么呢?”

  我讲了这竹子的引人之处。

  “‘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’,想来这诱人的翠竹也一样,脱不了这普遍的规律。”妻淡淡地说。

  “万物固然受到规律的制约,但也有例外的,譬如严霜既降,百花凋零,但梅、菊并不从命,反而逆向而行。竹木同理。这翠竹能长这么高,又能不被摧折,自有它特别的地方。’’

  于是我进一步讲述观察思考所得。

  “此竹之所以高人一头,一是它立足的位置高。它站在悬崖边上,北面即是数百米深的峡谷,似乎‘岌岌乎危哉’,惊险而又寂寞,但一旦扎下根去,便身在高处,可以自由地极目远眺了。它审时度势,为自己正确‘定位’,而没有从众思想。它赢在起点!二是它了解脚下的土地,了解自己立足的基础,从而深深地扎根。它的脚下,固然有贫瘠的山石,但还有一层厚厚的红土,使它扎得下根,吸得了山中各种营养,从而根深而叶茂,竹壮而竿长。它的扎实,使它化解了所走的一步险棋,似险实稳。再说此竹不易摧折的原因。首先是得地利。它南临盘山公路,而公路东、南皆山,这些山挡住了来自东南面的大风,起到了庇护作用。而山势较缓,能挡风,却不影响阳光的照射与雨露的滋润,使竹子能茁壮成长。其次是得良友。它的稍下面有一棵粗壮的马尾松,茂盛的枝杈伸展到它的地界,它一眼认出是朋友,志趣相投,便顺势从松树的枝杈间穿出来,与松树结伴而行。当西北风呼啸而来时,它背倚松树,抗争的力量倍增,自然不易倒伏。而它的上半身则超越松树,自由地独立向上,有自个儿的发展空间。再次是有良好的自身素质。它虽形体修长,娉娉婷婷,却不娇不媚,刚柔相济,坚韧卓立,不畏严寒和暴虐,保持可贵的气节与境界。故古人誉之为‘君子’,将它与梅、兰、菊并列。正是有这些个特质,这株高高的翠竹才能潇洒地迎风舞动而不折。”

  “如此看来,这株翠竹称得上是竹中的豪杰,‘君子’中的‘君子’了! ”妻由衷叹道。

  “竹能如此,人更不凡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智者中的圣贤,官场里的高士,诗人中的诗人,教授中的教授……他们独特的人生轨迹和独立的人格, 同样值得人们好好研究。”我把话题拓开了一层。

  “你们兴致可真浓啊!是在细细赏景,还是在探讨哲学问题?”不知什么时候,大姨已来到旁边。

  “其实风景中蕴含哲学,哲学体现在风景中。”我随口应道。

  不过细一想,大姨这话其实是在婉转地催促上路。那就好,上路吧!

  我们又走在了风景如画的路上,觉得步子又轻快了起来 。


分享到: